服务热线:

0755-28132397
当前位置:首页>>红色文化
遵义红军山:卫生员在传说中变为“红军菩萨”
发布日期:2019-03-21 00:23:44
遵义有座“红军山”,“红军山”上有座“红军坟”,“红军坟”前有一尊“红军菩萨”雕像。就是在这里,我有幸听到遵义人讲述那传奇而又动人的“红军菩萨”的故事。
 
  故事发生在1935年1月。红军长征到达遵义,其中的一支部队就驻扎在城郊。这里的穷苦百姓本来就缺衣少食,冬日里更是饥寒交加。病魔偏偏“青睐”穷人,许多人病倒了。部队首长立即派一位卫生员走家串户为老百姓治病。年轻的卫生员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,很快就为许多百姓治好了病。一天傍晚,卫生员到十多里外为一位身患伤寒的老乡治病,打针、喂药、看护、观察。离开时,已是半夜时分了。就在他返回部队的途中,响起了一阵罪恶的枪声。乡亲们闻声赶来时,年轻的卫生员已倒在血泊中。乡亲们强忍悲痛把烈士安葬在路边的松林里。因为不知其名,大伙一致决定,碑上就刻“红军坟”三个字。全村的父老乡亲感念红军卫生员的恩德,逢年过节便偷偷地到“红军坟”上烧香。
 
  一个平常的“红军坟”,怎么会成为“红军菩萨”呢?
 
  这里面还有更加动人的故事。
 
  在白色恐怖时期,敢掩埋牺牲的红军战士,还在坟上立碑刻上明晃晃的“红军坟”三个大字,是要担风险乃至被杀头的,但乡亲们不怕。“红军坟”上的香火引起了当地反动官府的恐慌,他们认为这是红军宣传的“赤化”。于是官府便命令伪保长带领乡丁前来毁坟,遭到了乡亲们的强烈抗争。慌乱之际,一个乡丁挥舞的锄头不小心砸到自己的脚上。见此情景,被驱赶却久久不肯散去的人群里有人急中生智,大声喊道:“红军是菩萨,他显灵啦,这坟是毁不得的!”不知是慑于神灵的压力,还是迫于老百姓的反抗,毁坟者灰溜溜地走了。后来,“红军坟”虽遭到敌人几次破坏,但都被乡亲们巧妙地保护下来。从此,“红军显灵”的传说越传越神,百姓们在把“红军坟”的坟堆越堆越大、越做越坚固的同时,也把祭奠“红军菩萨”的香火越烧越旺了……
 
  旧中国,社会黑暗,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求助无门,便把幸福和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。红军为了救劳苦大众于水火,奋不顾身,不惜牺牲一切直至生命,群众理所当然地把他们当作救星。他们似乎觉得,不把红军奉为神灵中“菩萨”,便不足以表达对红军由衷的敬重和信赖。或许,这就是红军卫生员被演绎为“红军菩萨”的原因吧!
 
  我们现在看到的“红军坟”,是全国解放后从城郊迁过来的。就在离“红军坟”的不远处,还多了一尊名为“红军菩萨”的雕像。看上去,身着红军服装的“红军菩萨”更像是一位女卫生员——左手抱着一个婴儿,右手拿着汤匙给婴儿喂药。很显然,这是被艺术化了。据讲解员说,这不是艺术家的凭空构想,而完全是按照当地百姓的意愿和要求构思的。我看到,“红军菩萨”的身上,缠绕着一条条红绸布,“红军菩萨”前的香案上,摆放着一束束鲜花,燃烧着一炷炷香火,人民群众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来寄托他们对红军卫生员——不,是对整个红军的感激和思念。
 
  看着“红军菩萨”雕像,我在想,老百姓为什么把红军与“菩萨”联系在一起,又把红军男战士塑造成女战士呢?应该说,前者是“神化”的结果,后者则是“美化”的结果。显然,老百姓要“神化”和“美化”的并不是哪一个人,而是一种精神——伟大的红军精神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红军是永远的,“红军菩萨”是永远的。

习仲勋与初心使命
徐向前:跟共产党革命到底

主页    |     关于优才    |     行程方案    |     培训基地    |     红色文化    |     党建政法    |     师资力量    |     学员掠影    |     联系优才    |